创新即 DNA!《华尔街日报》2025 “万物未来” 大会:用 NFC 名片 + 流畅签到征服高管圈层
常见签到方式 2025年10月17日 16:51:55 孟钒
对于《华尔街日报》“万物未来”大会而言,“创新”从不是一句空泛的主题,而是深植于活动内核的 DNA。2025 年,这场已迈入第 7 个年头的年度盛会,迎来了一次关键升级:举办地迁至纽约市“玻璃屋”场馆,受众则从广泛覆盖转向精准聚焦——只邀请企业高管层(C-suite)参会。而支撑这次“高端化转型”的核心,正是一套让高管们眼前一亮的流畅签到流程,以及一张能“一碰建联”的 NFC 智能名片。
告别长队与仓促:为高管定制的“无感签到”体验
作为点睛之笔,每位嘉宾都收到了一个带有字母压印的纽约劳斯莱斯品牌名片夹
在此之前,“万物未来”大会虽以热闹的节日氛围吸引众多参与者,但高峰时段的长队、缺乏温度的凭证发放,让追求效率与质感的高管们常感仓促。2025 年,《华尔街日报》活动团队联合科技合作伙伴 Gramercy Tech,从“高管时间宝贵”的核心需求出发,重构了签到全流程。
嘉宾在一楼的四个签到点之一完成签到,每个签到点都通过 iPad 与六楼的胸卡打印机相连
团队先通过过往调研数据锁定“拥堵、等待、信息断层”三大痛点,随后设计出“双入口 + 错峰联动”的解决方案:参会者可从一楼大堂或六楼入场,一楼设 4 个签到站,每个站点通过 iPad 与六楼的胸卡打印机实时联动。当安保人员核验身份证件时,工作人员会引导嘉宾前往指定编号服务台;等嘉宾抵达六楼,一张尺寸更大、设计更精致的“社交型胸卡”已打印就绪——这张胸卡不只是入场凭证,更是大会体验的“钥匙”:通过二维码关联 Cvent 注册平台与参会者个人档案,还能跳转至移动端渐进式网页应用(PWA),让高管们随时查看议程、筛选想结识的同行。
当嘉宾抵达六楼时,他们的胸卡早已打印完毕并等候领取-新款胸卡尺寸更大、设计更精致,且便于开展社交活动
为确保流程万无一失,团队还组织所有相关方进行了跨部门彩排。最终成果远超预期:六楼全程无拥堵,嘉宾人数实时可查;到了活动第二天,返程嘉宾凭新增的“胸卡追踪”APP 功能,直接走快速通道签到,既省去重复登记的麻烦,又保证了人数统计的准确性。正如一位高管在会后 survey 中所说:“这绝对是我参加过的所有活动中最棒的签到体验。
一碰即连:NFC 名片让高管社交“告别交换纸质卡
解决了“入场效率”,如何让高管们在有限时间内实现“高质量社交”,成为团队的下一个目标。答案是:一张支持近场通信(NFC)的个性化智能名片。
为贴合高管们的个性化需求,大会提前邀请嘉宾确认个人联系方式,为“早鸟嘉宾”预打印好名片;同时在现场设置服务 kiosk,提供“按需打印、即时领取”服务——哪怕临时修改信息,3 分钟内就能拿到新名片。更贴心的是,每张名片都搭配了一个带有字母压印的 Royce New York 定制名片夹,皮质触感与精致工艺,恰好契合高管圈层的审美与质感追求。
带有字母压印的名片夹进一步提升了体验质感
使用起来则更为便捷:只需将 NFC 名片贴近对方智能手机,就能完成联系方式交换,彻底告别“递卡、收卡、事后整理”的繁琐。几乎所有参会高管都领取了这张名片,不少人在反馈中提到,正是这张“小卡片”,帮助他们在大会期间快速建立了真实、有意义的社交连接,让“高效社交”从口号变成了落地体验。
从“签到”到“第一印象”:创新藏在对细节的尊重里
在活动行业,很多团队会将精力集中在主舞台设计、明星嘉宾邀请等“高光环节”,但《华尔街日报》团队却认为,“签到”才是征服高管圈层的“第一触点”——高管们见过太多高端场合,能打动他们的,往往是“是否尊重我的时间”“是否考虑我的需求”这类细节。
2025 年“万物未来”大会的实践,正是将“创新”融入了这些细节:无论是签到时的“无感衔接”,还是社交时的“一碰即连”,本质都是以高管需求为核心的体验优化。如今,《华尔街日报》已启动下一届活动筹备,核心方向仍是“深化现场体验”——让流程更直观、社交触点更丰富,确保每一处设计都与高管圈层的高端定位相匹配。
毕竟,“万物未来”的创新故事,从来都不是从主舞台开始,而是从嘉宾踏入“玻璃屋”的那一刻,从那一次流畅的签到、一张智能的 NFC 名片开始。而这场大会的下一章,已定于 2026 年 5 月 4 - 5 日,在“玻璃屋”继续书写。
(注:本文改编自林赛・梅克(《华尔街日报》制作与数字战略执行总监)、劳拉・埃利奥特(《华尔街日报》活动与体验高级策划)、贾斯汀・庞蒂尔(格拉梅西科技公司品牌体验与战略总监)编写的-专家观点:提升《华尔街日报》2025 年 “万物未来” 大会的现场体验)